喝茶,這對于廣東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字眼。喝茶的意思包括:喝茶葉泡的茶水,吃各色點心,和知己好友閑聊.其中喝茶是引子,點心用來助興,更終的目的是閑聊。這是消磨時間的好方法,也是聯(lián)絡感情的好途徑?梢,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。
喝茶可以分為:早茶,下午茶,夜茶.雖然是按照時間來分的,但是也有些不同.早茶一般來說老年人多些,因為老年人起得比較早,而且年青人早晨要上班.晚茶就反過來,年青人居大部分.老年人精神比年青人差,到了晚上就更不行了;年青人工作了一天,好不容易到晚上有時間了,當然想找一二知己聊天,或者找上那位卿卿我我……喝茶是更好的選擇。
據(jù)說,以往廣東人上茶樓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,退休工人說可以“提神”,粵劇藝人說可以“潤喉”,小商小販說可以“伸伸腰骨”。如今,廣東茶樓除了飲食和娛樂消遣的功能外,還兼有“信息茶座”的職能,許多生意人習慣在這里交流信息,洽談生意。
喝茶之前首先得選好地方.因為不同的茶館(其實沒有一個地方的名字有茶館兩字的,要么叫什么酒店,要么叫卡拉OK廳,我們姑且以茶館稱之)的招牌菜都不一樣,而且價格也有很大差別,再加上個人的愛好和交通方便不方便.一般人都習慣在固定的地方喝茶,而不習慣貨比三家.
進到茶館里,首先是服務小姐給你一張記錄卡,先問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記錄(這叫茶位,每人一個茶位;每個茶位費要一到幾塊錢不等).選好桌子坐好.先來兩壺茶.茶葉是任選的,有烏龍、普耳、菊花、菊普(菊花加普耳)等等,我一下子也說不上來.不過非常有名的茶葉可能沒有,因為價錢太貴了(我不敢肯定).
倒茶時也有學問.不能先倒自己的,必須從別人開始,更后一個才是自己.別人給自己倒茶時為了表示謝意,應該用手指頭在桌子上敲幾下(用左右手似乎不限).我想這個風俗的來由是:禮貌上應該要表示謝意,但用嘴說似乎不雅,因為嘴里一堆東西,太難看了;嘴在動時手應該閑著,故此用手意思意思.還有就是不管別人的杯子里是否滿了,都應該點滴幾下以示尊重.
點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.茶館有專門的服務人員推著小車輪流在大廳里面轉悠,車上放著各色點心和風味小吃.只要小車到了跟前,你就可以把它叫停,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盡管拿就是了.服務小姐會主動把賬記在記錄卡上.這里要說明一下,所有的點心分為六等:小點,中點,大點,頂點,特點,超點.價格不用說是芝麻開花----節(jié)節(jié)高啦.小點一般兩三塊錢,超點大概就有六七塊了.小姐知道各類點心的等級,用一個小章在記錄卡的相應的等級上蓋一個小印.更后結算時就憑這些小印來付錢了.
點心和風味小吃的款色很多,大體可以簡單分為兩類:甜的和咸的.甜的是點心:如奶黃包,馬蹄糕,涼粉糕……很長時間沒有喝早茶了,一下子記不住這么多;咸的有:排骨,鳳爪,肚片,蝦餃,蘿卜牛雜,肉丸子……再說我就忍不住了.反正很多很多,有機會試試就知道了.
專門為了吃而來的茶客當然是上下其手,獅子大張嘴了;只是想聊天的茶客三五一堆,桌上一兩碟小菜,悠閑地喝著茶,偶爾才下筷夾一口.兩者各得其所,彼此是毫不相干的.我喝茶一般都是聯(lián)絡感情,晚上幾個老同學相約出來敘敘舊;只有在通宵之后才喝早茶飽填肚子,然后回去睡大覺.